●持誦無量壽經的體驗(身體變好、家庭平安、幫助植物人…等)

 

節錄自「無量壽經啟信錄」一書部份內容,全文網址為http://book.bfnn.org/books2/1940.htm  

 

 

【佛法與生活】   念佛得力得到大解脫        ■台北/張秀葵 

 

「佛教」是釋迦牟尼佛對九法界眾生的教育,禪宗、密宗和淨土宗是佛陀教育的不同法門,所以佛教是教育,非宗教。入佛門無非是要開智慧。開智慧可以從覺門下手,但是唯有上根利智的人才辦得到;開智慧亦可從正門下手,那就是由研究經典入門而開悟;若是走淨土法門,那麼便是由修清淨心入門。我們淨宗學會就是從淨門入手,這個法門的修學方法,不必跟著某師父,也不需要一定有道場才能成就,只要聽老師的教導,依法遵行就能成就。這次演講,我將過去十年來如何離苦得樂的修學過程告訴各位,提供給各位同修作參考。

 

我的一生,尤其是青年與中年時期,身心飽受痛苦煩惱的折磨,如今得到大解脫,這完全是靠「念佛」得力而來的。「阿彌陀佛」每個人都會念,但是念佛要得力,煩惱才能解除,才能得到受用。我們日常居家處事,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,經經不同,煩惱也無奇不有。如果我們依法修行,那麼生活上的言行舉止以及待人處事,就能讓四周的人喜樂安適,這樣修學就成功了。更進一步,要離人間的苦痛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才是我們修學淨土宗的最終目標。

 

佛說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因妄想、分別、執著而不能證得。這也是我對佛教起信心的第一句話,我也用這句話來勉勵諸位。一般人總是將佛看得高高在上,自己是如此渺小,感覺佛遙不可及。其實不然,任何眾生都本具佛性,今天我們和佛不一樣,就是因為有太多煩惱、分別和執著,一天到晚胡思亂想,佛性因此被蒙蔽了,才覺得人生過得好苦、好不自在。日常生活中,常常因為不明白對方的想法,產生誤會與摩擦。佛法就是教我們如何過自在喜樂的生活。既然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,菩薩能,我們也能。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佛性是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,每個人本來都具備的,不必外求。佛是我們的老師,我們是佛的學生,是師生的關係,佛對我們好比母親對獨子一般,無怨無悔的愛護、教導我們。今天我們明白了佛陀教育是什麼,看清人生就是自己的所做所為,宇宙就是自身周圍的環境,人、事、物都包括在內,只要如理如法的修行,我們的生活自然就會圓滿。

 

《六祖壇經》又說: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,我們本來沒有煩惱,所有的煩惱都是自找的。那麼要如何用佛法來解脫無邊的煩惱呢?首先要反觀自照,《壇經》云: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不要一直去看別人的錯誤,你看人不順眼,別人也一樣看你不順眼,修行人要經常自我檢討反省。一般人對事情都期待著有所回報,這就是凡夫痛苦的地方。那麼,佛教我們如何做人呢?做人要忘掉自己,為別人服務,量力而為,能做多少就做多少,不要和別人比較,更不必覺得不如人,一切盡力就是圓滿。盡力中一定要心存誠敬,行為中自然流露出誠懇和尊敬的態度,如果沒有恭敬心,就不如理如法,容易讓對方起誤會。

 

過去我尚未入佛門前,對人生很悲觀,一切看法都是灰暗的,人生的態度就是認命,盡職盡分做好該扮演的角色,甚至希望早日盡完義務早點解脫,但老實說,我從來沒有自殺的念頭,只覺得很苦悶、很無奈、有無力感。現在想想,這些都是當時錯誤的想法觀念所造成的,大概是自己太感性,太愛胡思亂想,所以才如此痛苦,如果當時就能接觸到佛法,什麼事都解決了。大約在十年前,我遇到了好老師,從此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觀。在這之前,凡是有道場的地方,我都接觸,不論是打佛七、做義工都去試,無非希望找到解脫煩惱的方法,結果都徒勞無功。

 

【一經深入專修而不雜】    很幸運的,我接觸到淨空法師的講演,我和淨空師父只是台上台下的師生關係,師父的教學都是引經據典,要我們專念一部《無量壽經》,每天念三遍,一年一千遍,三年三千遍,一天都不能斷,還有日念佛號幾千聲,目的是要攝受我們的心。每個人每天都有許多瑣碎雜事,讓我們的心一直往外跑,不能安住,所以要靠念經的力量來求定,如此煩惱才會慢慢減少。聽完淨空法師的演講後,我就提早退休,一門深入,專而不雜,一切都依教奉行,果真在三個月就有效果,煩惱顯著的減少。

 

佛法要能應用在生活上才能得到真實利益,我們每天在工作中或是工作結束,一定要找時間修持,一切放下,不要常把陳年往事拿出來想,那些都是妄念,多想一遍就多造一次業。真正學佛後得到的好處,就是討厭的人越看越喜歡,討厭的事越做越順心。當我們起了念頭要講話時,先看看對方的表情,想想這句話出口會不會傷到對方。學佛就是行菩薩道,如果我們起心動念都是為自己著想,那麼私心太重,舉止言行做人就不圓滿。如果權力和名望看得太重,是很難修學佛法的。如果能處處為別人著想,自己的心胸也會越來越寬大,做任何事情都能夠利他無我,待人處事的方法自然可以因人因事而有所變通,這就是智慧。

 

【讀經兼修戒定慧三學】    學佛就是要把自身的佛性恢復。清淨的自性要靠「修德」才能顯現,智慧自然現前,無論遇到順境或逆境,就能有理性,不衝動,不會太高興或太傷心,事情就會辦得如理如法。佛在經典裡,一直要我們看破、放下,除去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因為這是痛苦造業的源頭。修行離不開我們的生活,有些人常希望找個清靜的山上修行,其實這只不過是想離開嘈雜的環境,但是說真話,身雖在山上而心仍掛念家中大小事務,這是行不通的。如果我們能獨處,在家裡待上幾天而一點也不寂寞、不害怕,那我們就有功力了。讀經的功力就是戒、定、慧三學同時修,這也是佛教的綱領。「戒」就是要守規矩,也守住了心不起妄想,於是自然心安理得,就能得「定」,有了「定」我們讀經才能明白經義,才能生慧。讀經不要多,一部《無量壽經》努力讀五年,佛號隨時提起,一面細聽淨空師父講經的帶子。我今天能獲得真實之利就是「聽話」,老實依照師父的教導去做。

 

佛說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為什麼我們說「相」是虛妄的呢?人從出生到老,相貌一直在改變,夫妻的緣盡了,有一方就會先走。情和錢隨時都有變化,不會永遠一樣的,如果事事抓緊不放,那就會很痛苦,也是煩惱的根源。既然不是真實的,那又何必太在意呢?這些「相」都是因緣而起的,緣不同,相自然也不同,所以我們不要常去做比較分別,少欲才能知足。「萬法唯心造」,所以「相」也是我們自己想出來的,如果不去執著六根接觸的相,「相」自然沒有了,心也就清靜,一切安然。現在小孩子拿刀殺人,不但不慚愧,還說很過癮,這就是人的「心」在改變,日趨迷、邪、染。

 

佛法要我們從服務眾生作起,首先就要為父母親服務,要孝順。如何才算盡孝?當父母親走時,我們能讓他們安心地走,這個佛法可以做到,要靠我們好好修行,至少五年功夫,無論父母健在與否,或身處六道中那一道上,只要我們修行有成就,一樣可以度脫他們,這才是至善圓滿的孝道,才可報佛恩,報父母之恩。《影塵回憶錄》上有一則公案,倓虛老和尚的好友,和倓老一起研讀《楞嚴經》的劉文化,七年來他們一直虔誠研習《楞嚴經》,劉文化在一次夢境中,看到過去和他有生意過節,打官司敗訴而自殺的債主,來請求他超度,過去他們所結的惡緣也因此解除;接著他過世的妻女也來到他夢中,踩著他的肩升天了。這就是修行的功力,真修行才能圓滿的盡孝道。自心佛性的「體」我們雖然感受不到,但是它的「相」一旦現形起作用,它的能力與智慧無量無邊。所以我深信只要能誠心念佛誦經,依教奉行,就能幫助我們的六親眷屬,以及一切眾生,就是盡孝。

 

【幫助植物人脫離苦難】   我念佛修行也有一些親身的體驗,過去曾經幫助三位植物人脫離苦難。三年前有一個女孩在美國昏迷不醒,醫生已經宣佈沒救了,我的方法就是握著她的手陪著她一起誠心念佛。當我們憶佛念佛時,阿彌陀佛就會來,這是阿彌陀佛他老人家發的願。假如尚有陽壽的就會好起來,世緣盡了的也可以安詳地走。於是我握著那位女孩子的手,附著她的耳朵,給她開示後,就請她與我一同念佛,我一邊扳著她的手指一邊念佛,大約念了六十聲,然後請她的家人有空就陪著她念。我回台北兩星期後接到通知,那女孩醒過來了。另一位是五歲的小弟弟,我去醫院看他,同樣方法,大約念了一百聲佛號,當我正要離開病房時,他居然大叫一聲:「哎唷!我尿了!」。第三位是一位老太太,癱瘓昏迷在床好幾年了,我用的方法也是一樣,三個月後那位老太太安詳地走了。她的家人說,在她臨終前叫了聲「阿...」,大概在叫阿彌陀佛,原本老太太的四肢是蜷曲的,很害怕的樣子,走時全身已鬆開並很慈祥。阿彌陀佛的願力真不可思議。

 

各位同修,淨宗是從淨門入手,第一要清我們心中的妄想,一定要空出我們的心。學佛就是在修清淨心,心清淨煩惱自然減少,心量也會一直擴展開來,對任何事只有包容,沒有怨言。這樣專心修行,五年後我們就有能力去幫助臨終者、有病痛或有苦難需要幫助的人,讓他們也能早日離苦得樂,這也是一種「孝」。修行得力自然能體會到人生的快樂美滿,同時對人間的名聞利養、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都會看得很淡,得失心和欲念減少就容易滿足。佛法不全重理念,更重視行持,要深信因果,相信佛所講的,大家不要再找藉口,要真幹,「阿彌陀佛」是我們最好的補品良藥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轉載自一九九八年八月「慕西」第四十期 

 

【讀經的功德利益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■台灣/傳西 

 

各位大德:阿彌陀佛,今天諸位能於百忙之中,來參加念佛法門『無量壽經』的研討,因緣特別的殊勝。佛法常講:「一切法不離因緣。」經云:「如來所以興出世,唯說彌陀本願海。」也就是宣講這一部『無量壽經』。我今生學佛的因緣特別的殊勝,一九八六年一月五日,廣欽老和尚正準備往生的時候,幸運的我,參加往生大會,親眼見到他預知時至,正念分明,身無病苦,親自帶領我們念佛,現場如同西方極樂世界,所有菩薩皆來迎接,場面感人,因緣殊勝。

 

我親近老和尚前後十年,他只教我念佛,而我業障深重,無法信受奉行,眼看著師父就要走了,心中是又難過又著急,淚流滿面,希望他能夠再住世,但是他往生的因緣已經成熟了,不過他很慈悲的介紹我聽經,因而認識了這一部『無量壽經』,才知道念佛的殊勝。

 

我們學佛首先要認識佛教,佛教是教育,而不是宗教,因為我們稱佛為本師,而學佛者自稱為弟子,佛與我們是師生的關係,學佛是在恢復我們本有的無量智慧與德能,能夠讓我們認識自己,認識環境,認識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,那麼我們學佛該從那裏下手呢?首先,我們要「一門深入」讀誦主修的功課,也就是這一部『無量壽經』。因為這部經份量適中,事理因果詳明,老實依教奉行的人,無不快速的感應道交。

 

我先將『無量壽經』的大意,簡單的介紹一下。『無量壽經』將極樂世界的來源、歷史、藍圖、依正莊嚴以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殊勝功德,講得很詳細。全經共分四十八品,第一品到第三品是序分,第四品到第四十二品是正宗分,第四十三品到第四十八品是流通分。修學的結果,全部都在經題上,也就是「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正覺」。本經從第四品「法藏因地」開始,介紹極樂世界的緣起,敘述法藏比丘如何的發願,如何的修行。我們讀這部經,最重要的是「信願解行」要同佛,我們每天讀這部經,在日常生活中,對照自己「身、口、意」三業的行為,是不是與經典相符合,如果違背了經典的教訓,就要修正,這就是修行;修行真正的意義,就在於改正自己錯誤的身、口、意行為。

 

我們要效法法藏比丘在因地的修行,也就是極樂世界的成因,這樣才能與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相應,思惟法藏比丘是如何的積功累德。

 

第五品「至心精進」中,他自己親眼看到了宇宙間一切的國土,他慢慢的思維,將十方國土的優點全部採納,缺點全部捨棄,做為建立極樂世界的藍圖,也就是彌陀的四十八願。他發願之後呢?再依照四十八願去修行,願願都圓滿成就,才成立了極樂世界,成立到今天,已經十劫,而且天天都在講經說法,他希望我們趕快到那裏去修學。

 

第六品「發大誓願」,是法藏比丘修學的成績報告,全經是四十八願的解說,西方世界是願力成就,與十方世界業力成就完全不同,為什麼功德利益無比殊勝呢?因為阿彌陀佛以自己修學的利益,來幫助一切眾生信願持名,帶業往生,用他一生西方就圓證三不退來供養大眾;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又能夠常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,沒有惡緣及退緣,天天與觀音、勢至等覺菩薩在一起學習,所以能夠一生成佛。極樂世界的一切無量,以無量壽為第一殊勝,這是淨土第一的超勝,因為壽命無量,有長的時間修行,所以能夠不退成佛,這一品是本經的核心,核心中的核心。就是第十八願的十念必生,也就是這一句佛號,這是十方諸佛所共同宣揚讚歎的,我們若宏揚此經,即為十方諸佛所護持與讚歎,此乃第一得度之大經也。諸位今天能有這麼好的因緣遇到此經,能夠信受奉行,並非偶然,正如大經中所說,無量劫來已曾供養無量諸佛,善根相續,善珍惜故。

 

第廿四品「三輩往生」,講到上輩、中輩、下輩往生的條件,皆有「發菩提心、一向專念」,三輩九品以『觀無量壽佛經』說的最詳細。種什麼因,就得什麼果,我們希望到極樂世界去成佛,就必須發「菩提心、一向專念」,因為「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」,這就是往生的正因。往生必備的條件如下,第一就是淨業三福:一者孝養父母。奉事師長。慈心不殺。修十善業:(身三:不殺、不盜、不淫;口四: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妄言、不綺語;意三:不貪、不瞋、不癡。)二者受持三皈。具足眾戒。不犯威儀。三者發菩提心。深信因果:「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」。讀誦大乘。勸進行者,三條十一句話好比十一層樓,後面包括前面,第一條是根本,由此得知孝敬是大根大本,成佛是孝敬擴充到究竟圓滿,第二是六和敬有六條,這是與眾相處的規條。一者見和同解,二者戒和同修,三者身和同住,四者口和無諍,五者意和同悅,六者利和同均。在團體生活中共事與和合是相當重要的,小至家庭、公司,大至社會、國家、世界,有和才有平,有平才有安,有安才有樂。第三是戒定慧三學,也就是勤修戒、定、慧,用讀經一次完成,初學的時候,用讀誦三千遍打基礎,心定了以後,即生智慧。第四是菩薩的六度,也就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,就是看得破、放得下,把心安住在一句佛號上。第五是十大願王,一者禮敬諸佛,二者稱讚如來。三者廣修供養。四者懺悔業障。五者隨喜功德。六者請轉法輪。七者請佛住世。八者常隨佛學。九者恆順眾生。十者普皆迴向。

 

最後一段世尊告訴我們,目前這個世界,就是一個五濁惡世,人們身心的污染都非常的嚴重,世間爭名奪利,汲汲營營,離不開憂喜苦樂,人人都怕憂、怕苦,但他不知道什麼是憂、什麼是苦,他認為爭不來的是憂是苦,其實爭來的,才正是苦呢!任何人都好喜、好樂,世間那有喜?那有樂呢?我們處在世間好比待死之囚,囚到監牢混吃等死,不知道到那一天,就提你去槍斃。有什麼可喜?有什麼可樂呢?又好比雞籠裏的雞一樣,雞販一伸手,就得要受一刀之苦;眾生也是這樣,您看那個雞,雖然眼看就要被殺了,牠為了爭一粒米,互相還打架,我們看起來實在可憐,待死之囚,有什麼可喜?可樂呢?世間人都喜歡成功,但他不知道成和敗,互為因果,唯有智慧者知道,所謂成是敗成,所謂敗是成敗;沒有敗就沒有成,有成必有敗。我們看看世間實在可憐,為了爭成功,打破頭、打破臉,成和敗是孿生姐妹,當你成功的時候,就是失敗的開始。

 

從卅二品到卅七品,可以做為我們每天生活的反省,檢討身口意三業的行為,如我們犯了過失,就要依照經訓修正。這六品道盡了目前社會的狀況,是五惡、五痛、五燒、五濁的世界,道德倫理的喪盡,我們眼前的生活不知道那一刻就破滅。世間人都說是養兒防老,可是世間無常,一般是父親死,兒子哭,可是兒子死了,父親哭的也很多,夫哭妻,妻哭夫,兄哭弟,弟哭兄,雖然說是骨肉團聚,可是終歸免不了大哭一場。眾生行善的少,造惡的多,把世間搞得非常恐怖,偷的、搶的、殺的、害的,由惡業因緣墮入三途。活的時候,眷屬一起,命終之後,各走各的路,互不相關,凡此皆屬因果報應。所以勸眾生應該止惡行善、精進行道,進而求生西方淨土。經云:「心淨則佛土淨。」念佛法門是易行道,此法門帶業往生,五逆十惡臨終十念、一念皆可往生。佛更勸我們,宜各勤精進、努力自求之。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,今生不向此生度,更待何生度此身。

 

接著是流通分,從第四十三品非是小乘,很多人覺得自己關起門來,讀經念佛是自私自利,小乘自了漢的作法,沒有行菩薩道,其實這是很大的誤會。以我自身的經歷,當初自己關在家中讀誦得到真實利益,而後轉變命運才能離苦得樂,自行化他。

 

今天來到此地,希望大家也能普受其益,以自己修學的成果來供養大眾,這就是行菩薩道,我自己努力依教奉行,十幾年來讀經不間斷,因而感動了我八十歲的父母親,這兩年來,他們也是天天從不間斷的讀誦,天天法喜充滿。持誦本經的人,心地會真正的平等廣大,因為只要你依教奉行,不管時間早晚,極樂世界廣大無邊隨時等著我們去,一去到極樂世界,人人平等。如果說極樂世界有名額限制,好像聯考一樣只招收三萬人,那麼我們就會有競爭的心態,彼此會有嫉妒心,比較誰修得好?誰經讀得多?然而了解事實真相時,一切疑慮我們都掃除得乾乾淨淨,走在前面的人會幫助後面的人,就像經上說的:「心無下劣,亦不貢高。」因為只要老實依教奉行,每個人都一定會往生極樂世界,真的是萬修萬人去,大家都能平等成佛;因為知道有這麼殊勝莊嚴的地方可去,在世間這一切的名聞利養,還有什麼值得我們去爭、去求、去比較的呢?有這樣殊勝的功德利益,應當愛樂修行,生希有心,所以世尊屢次勸我們要認真依照本經的教訓,真正實踐在日常生活中。

 

從第四十四品中,植諸善本,已曾供養無量諸佛,受菩提記,一切如來同所稱讚,是故應當專心信受、持誦、說行。由經文得知,此生能遇這一部經,因緣非比尋常,應善加珍惜。第四十五品獨留此經,一切法都滅盡了,這部經還留世百年,從此可知,它的契理契機,對治末法時代眾生的根性,此乃末法救度眾生唯一的明燈,我們一定要很珍惜這部大經,於此經中生導師想,常常感念佛恩浩瀚,師恩難報,必須認真的修行,欲令無量眾生,速疾安住得不退轉。本經的殊勝,是能接引無量無邊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,生到極樂世界就得不退轉。其實只要認真的修行,你在這個世上,就已經不退轉了,而且每天都會法喜充滿。

 

當起精進,聽此法門。我們將理論方法,了解得很清楚很明白,信心才能夠堅固不已,所謂理明信深為求法故,不生退屈諂偽之心。我們絕對不要用欺騙的心態去修學,因為騙得了別人,騙不了自己。每天自己檢討一下,面對境界的時候,自己的分別、執著、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是不是淡了,是不是輕了,我們絕對不能欺騙自己,而必須用真誠心、恭敬心,真正依照經典教訓修行。設入大火不應疑悔,只要我們讀誦此經,阿彌陀佛就會派遣廿五位菩薩日夜護念我們。所以沒有比持誦本經更快樂,更吉祥的。

 

如果持誦本經之後,還有不順利的時候,我們必須要警惕到這是重罪輕報;如果沒有遇到此經,我們遭受的果報,一定比現在更大更苦,所以我們不要產生疑悔,一定要努力精進,克服一切的困難。經上說:我們過去曾經供養無量諸佛,才有這個殊勝的福慧遇聞此經,既然我們過去生生世世的修行,又供養過無量諸佛,為什麼今天還只落個凡夫身,必定是生生世世修行的成績單都不及格,沒有一次考試過關。知道這個事實,我們不得不警惕今生能夠再有這個無比殊勝的因緣,一定不能再錯過這部經。要衝破一切的難關,一切的考驗,絕對不要再空過此生,何以故?彼無量億諸菩薩等,皆悉求此微妙法門,因為連十地以上的菩薩,都不離念佛。像文殊、普賢這些等覺菩薩,都是修學淨土法門。

 

我們這才明白,千經萬論處處指歸,都是這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淨宗第八代祖師--蓮池大師為「阿彌陀經」,做了一部疏鈔。當他晚年,一切都通達的時候,他說出這段話,「三藏十二部讓與他人悟,八萬四千行饒與他人行」,因為他自己已經找到最穩當,最快速,最究竟的念佛法門,一切放下,專精才能有成就,以後印的經書,是給那些不相信念佛法門的人看的。

 

第四十七品中,「若不往昔修福慧,於此正法不能聞,已曾供養諸如來,則能歡喜信此事」,真信因果,把握今生,當生成就。佛教導我們,從早到晚,處世待人接物,要覺正淨,他的標準,就是這一部「無量壽經」。因此,我們要天天讀誦,讀熟了,才能常常想佛,想極樂世界依正莊嚴,每天讀誦感覺皆與諸上善人,俱會一處,天天有如置身於清淨莊嚴勝境,徜徉於蓮池寶樹之間。如此圓滿的經典,古大德讚嘆為淨土第一經,理事因果都講得非常的清楚明白。只要我們能夠一門深入,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,今生必定能夠往生。

 

現在我們開始談談修行的方法,我們用讀經與念佛的方法,來除去妄想轉變煩惱。所以讀經有兩個目的,第一,圓修戒定慧,戒律的精神是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如果沒有造十惡業,就會和西方極樂世界相應。當我們讀經的時候,心裡不起任何的妄念,就是諸惡莫作;經典是佛陀從真如自性中流露出來的真言,是善中之善,故讀經正是眾善奉行。讀經的時候要專心,這是修定;念經的時候,自始至終念得清楚分明,沒有念錯念漏,或者顛倒,就是修慧。讀經的時候,很容易發現妄念紛飛,妄想很多,隨著你天天不間斷的讀誦,慢慢的是妄念由多而少,讀經遍數的增加,妄念會越來越少。

 

「楞嚴經」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:「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」,讀經就是憶佛,起心動念都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,這就是憶念,也就是一心,直到妄念少的時候,就可以改成持戒念佛為主,讀經為輔。念佛的方法與讀經是相同的道理,也是須要每天有定課,佛號由少而多,要記數不能夠間斷,當你念佛的時候,必須是全心是佛,全佛是心。唯有這個法門,可以抵擋生死,因為三藏十二部的大經大論,都是講解這一句佛號的功德利益,所以善導大師教我們念佛三要訣:身要禮阿彌陀佛,口要稱阿彌陀佛,心專想阿彌陀佛,身口意三業若是專修,萬修萬人去;相反地,若是雜修則萬人中難得有一兩個人往生

 

讀經念佛,最重要的是在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。由此我們得知專精的重要,二六時中起心動念,只有一個念頭,就是阿彌陀佛,念專一佛號才能有功夫,才能伏得住煩惱,念到功夫成片的時候,就有把握往生。

 

第二,經念到內容熟透,就能隨時將佛的教誨,應用在日常生活中。依照經典的教訓做標準,修正我們自己錯誤的見解、思想、行為,使我們能夠心同佛,願同佛,解同佛,行同佛。梅老居士序文中寫到,「欲弘淨宗必須先弘大經,果能人人持誦,則因果自明,身心自解,劫運自轉,太平自至」,理不明要弘淨土即難也,故大經適時出現,誠如彭二林居士所云:能遇到此經,此實無量劫中,希有難逢之一日。為什麼說這一部「無量壽經」是這麼殊勝呢?因為末法時期的眾生,根器已經很弱,好比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,你用一般的藥物,已經不能夠治療他的病;而且就算是有真正的好藥,藥效太慢,也同樣來不及救他的命,一定要用又快又好的特效藥,才能救這個病人。

 

這部經的殊勝,就在他的感應,非常的快速,只要真正肯下功夫,半年就有效應。什麼樣效應呢?就是心漸漸清淨,妄想執著淡了很多,待人處世變得有智慧。誠如經上所言,心常諦住度世之道,手中常出無盡之寶,這就是讀經的好處。讀經時必須用恭敬心、真誠心,而且每天都有定課,由少而多,並且合記總數,一天都不能夠間斷,依照你目前所能空出來的時間,來定定課,剛開始讀誦的時候,前五百遍是最困難的,這是因為以前自己的業障非常的重,所以必須要用很大的耐力跟堅持,去衝破這些難關。

 

讀經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,他的祕訣在於不間斷、不夾雜、不懷疑。不管再怎麼苦,每天的定課,都不能間斷,真肯老實依教奉行,當你讀到超過一千遍以後,境界就非常殊勝,真正是感應道交,不可思議,依報正報都會隨著轉變,事事順心,身心健康快樂,心想事成。只要你真肯用功,用一年的時間,就會覺得自己心地清淨很多,妄念很明顯的少了很多,心清淨妄念少,精神好,少病少煩惱,而且更有智慧

 

像我本來是一位家庭主婦,剛剛開始讀誦的時候,家庭事情還是很煩雜,因為這是我的依報,沒有多大的福報。第一年我一天定三部,不間斷的讀,一年下來,就讀一千多部,心定了,身體也開始轉好,感冒也少了。以前一身都是病,最近漸漸覺得身體慢慢的好起來,家庭的工作也比以前輕鬆,經濟情況也越來越好,事業也很順利。當時我並無所求,只是老實依教奉行,自己並不覺得這就是感應,第二年一天開始就增加讀了五部,一方面也因為讀熟了,也快了,讀起來快多了,很快就讀到三千部。那時的感覺,更是殊勝,身體很輕盈,睡眠少,一年當中,連感冒也沒有了,福報越來越大,心想事成,時間越來越多,妄念越來越少。第三年,睡眠更少,早上三點就起來,一起來就開始讀經,一坐下來連續就讀五部經,讀到一部經妄念剩下一兩個。

 

以前最早剛開始讀的時候,整部經因從頭到尾,幾乎都是妄念,所以身心非常不健康,精神也非常的不好,所以開始讀到有效用以後,自己就欲罷不能,也嘗到清淨心的好處,心地清淨,天天身體輕鬆愉快,真正體會到妄念少心清淨的自在。有一天讀到下午一點多,就讀到十一部,非常的法喜充滿心清淨,第二天開始,就一天讀十二部,真是無比快樂自在。一直讀到四千五百部的時候,動了一次大的手術,手術當中不思議的順利,真是重罪輕報,因為我從小殺業非常重,身體又很不好,又貪口腹,以前連打磕睡的時候也做惡夢,早晨睡到十點,精神還是提不起來,每天昏沈散漫的,妄念又多又雜,夢也很多。現在夢少了,精神又好,每天睡覺時間很少,吃東西也很少,天天讀經念佛,拜佛聽經,日子過得非常快樂自在,正報依報皆有大的轉變。感恩老和尚的慈悲,他深知我理不明不能信受,知道我學佛沒有得到真實利益,理明信深願切,幾年來我努力用功依教奉行,每天用功十六個小時改變命運,改變體質。誠如經中所言,其有眾生,遇斯光者,垢滅善生,身意柔軟,若在三途極苦之處,見此光明,皆得休息。

 

十幾年來,有很多同修,天天如理如法,努力的讀經依教奉行,不造十惡,用此方法讀經念佛,不管在身體健康、子女教育、婚姻事業,都有圓滿的結果,與經中所言,諸天人民,以至蜎飛蠕動,睹斯光者,所有疾苦,莫不休止,一切憂惱,莫不解脫,非常相應,真正感應道交不可思議。現在我們才知道,天天不間斷的讀誦「無量壽經」累積到至少三千遍,是有多麼重要,一門深入,將心長期安住在這部經上,才能得定,心定則生智慧。任何人都要求萬般順我意,他不知順我意的時候,就是造業的時候。人活在世間,受了幾分的委曲,那正是往生的資糧,成佛的根本。

 

現在人學佛,還常有一個錯誤的觀念,覺得只讀一部經,什麼也不懂,這樣怎麼能夠成就呢?其實我們用五年學戒,先只讀這一部經,這是培養根本智,學佛一定要依照四弘誓願的次第,先要發願,發了大願以後,必定要從斷煩惱下手,而後才能修學無量法門。培養根本智,就是斷煩惱,有了根本智,後得智就能很快的得到。有了一部經的基礎,再去博覽群經,那會是事半功倍,這是古人常講的,一經通一切經通,也是華嚴境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的境界。讀到後來我們才明白,原來廣博與專精是一不是二,專精乃是修學之妙境,快速穩當,容易有成果。

 

我們能在末法一千年的今天,遇到這部「無量壽經」,實在不能夠再錯過,一定要用這一生,努力將經訓徹底做到,不要再空過這一生。我們能在三年中,老實的念到不懷疑,不夾雜,不間斷,就會真正體會到讀經的重要。以前佛號不能夠持久,而今佛號念念生歡喜心,相續不斷,為報佛恩報師恩,更當勤修無懈倦,努力勤精進。幾年來,我們天天認真的讀誦,就是完全用這部「無量壽經」,作為修學的根本,第一階段:把經文熟透了,第二階段:徹底了解經義,第三階段:就要按照經文中,佛教導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為,老實在生活中一一做到。所謂修行,就是改掉自己的毛病習氣,把經文教訓,應用在日常生活中,能夠圓滿的處世待人、接物,這才是學佛真正的目的。

 

希望由我們自己開始真正做到,將來改變社會風氣,進而來拯救今天的世界。只要我們真正受持、讀誦,不僅自己往生有把握,對家庭美滿、社會安樂、國家富強,乃至於世界和平,整個人類的幸福,都有極大的幫助。這部「無量壽經」,就好像我們移民到極樂世界的簽證,每個人手中,都已經有一份,問題是我們還沒有填上自己的名字。希望今天,大家回去以後,就開始填寫,保證一定往生極樂世界,在此與各位同修,互相勸勉。謝謝各位大德,阿彌陀佛!

 

【實踐菩提願,身教示凡愚--記嚴智達居士往生事跡】      ■四川/佳蓮 

 

嚴智達居士,女,四川省成都調味品總廠退休職工。出身貧寒,夙具上根,十九歲發心長素,終生未婚。參加工作二十多年來,處處以身作則,任勞任怨,吃虧在前,不計報酬,每年均被選評為先進工作者。一生勤儉質樸,操行玉潔冰清。晚年專修淨土法門,難忍能忍,難行能行,福德資糧具足,臨終正念分明,含笑往生,得年七十六歲。

 

她於一九九○年求受三歸依,繼受居士菩薩戒,之後,嚴守五戒,奉行十善。但修行並未上路,每日雜修,念許多經咒,功夫卻不得力。一九九六年,得聞淨空老法師講解的《大乘無量壽經》錄音帶後,聞思修行,很快覺悟,立即將其他經咒通通放下,每天除聽經外即至誠念佛,修學八至十二小時。早晚課時,先跪誦一遍《阿彌陀經》。再念佛號一萬聲,接著便去聽《大乘無量壽經》錄音帶,且每天早上四點鐘即起床念佛。連做飯、清掃整理家務,亦聽經不輟,數年如一日,無虛過一時。

 

通過聽經初步明理後,她深知淨土法門是佛陀救度末法眾生的良藥。每天行持:一部經、一句佛號、一門深入,她決心一生成就。

 

老人家一生儉樸,無論衣、食、住、行,用水用電,十分節約,要求自己過最低水平生活。她的退休工資每月四百餘元,但每月生活費不超過一百元。餘下的錢和侄兒侄女們孝敬的錢,全用作慈善事業。無論印經,放生,還是供養三寶,她都十分樂意,慷慨解囊,每次或一百元,或一千元,從不放在心中,也不掛在嘴上,只覺滿意的喜樂,洋溢身心。往生前幾天,她拿出自己全部餘款五千多元,向同修交代,用作善事。其中兩百元交樂至報國寺做佛事,兩千元供養淨空老法師。

 

老人齋戒清淨,勤修戒定慧。一九九六年,她聽到樂至報國寺昌臻老法師傳授八關齋戒時,決心求授,當深知其殊勝利益後,便每天受持八關齋戒,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。由於戒行嚴謹,一心精進,因而定慧顯發。竟能於一切時處,一句佛號,歷歷明明。《無量壽經》上佛的教導「不起貪瞋癡欲諸想。不著色聲香味觸法」,她都做到了。深得三寶加持,開了智慧。她本不識字,這幾年卻能背誦《阿彌陀經》,能看完《認識佛教》及淨空法師講述的《朝暮課誦白話解》,她說:「看一遍認不完,多看幾遍自然就認得了。」真是不可思議的感應,佛法-改善人生的真理,她驗証了。由於修持勇猛精進,她感得了往昔罪業重轉輕報。身患乳癌五年多,卻以驚人的毅力忍受,從不外揚。尤其近兩年聽經聞法後,其理愈明,其心更亮,徹底放下自己的軀殼,一心求生極樂淨土。

 

患乳癌五年多,堅決不開刀,保密直到臨終前半年。因癌瘤迅速長大,破潰流血,反複數次,她默默忍受,一心念佛。待我知道時去看她,為她檢查一下,一看,那癌瘤已長到小兒頭那麼大,凹凸不平,其質堅硬。破潰處黃水與血不停滲流,並向腋下淋巴結轉移,轉移的癌瘤約鴿蛋大小,質地堅硬。當時我的心快碎了,有誰知道老人患這麼重的病痛還如此精進修行?夜間疼痛不能入睡,就起來繞佛。自始至終,未吃過一片止痛藥或鎮靜藥。忍功如此,聞所未聞,血肉凡夫,其誰能當?因上肢不能抬舉,做事受到障礙。

 

我以恭敬、急迫、十分難受的心情,向樂至報國寺昌臻老法師電話請示,法師指示:「服用離欲上人抗癌藥方」。服後疼痛明顯減輕,僅兩天,上肢即可完全上舉,淋巴結轉移處明顯縮小、變軟。「求三寶加被,求離欲上人加持。」她老人家說:「這是我過去生中的業報現前了,我甘心受報,這個色身又不是我。」好一個佛子,她真正把幻我看空了,也真正把我所全放下了,師兄們痛惜地令她將被子、蚊帳等拿去用洗衣機洗,她堅持不肯,說:「是佛菩薩用我這雙手幫我洗過了,靠我的力量早就洗不動了。」

 

一次在繞佛的過程中,她虔誠地不斷地繞佛念佛,直到破爛的癌瘤出血浸透了衣褲,她才忽然覺得身上發涼發黏,用手摸摸,滿手血污。當她去更換衣褲時,血塊已在衣上凝成一片,她雙手洗了兩個小時才洗乾淨。後來又貧血,癌瘤向胸膜、骰骨轉移壓迫神經,不能行走,拗不過同修力勸,在醫院住了八天,自動出院,一心念佛,求佛接引。多麼真切的現身說法,多麼令人奮發的崇高表率!能置生死於度外,至誠念佛求生淨土者,無不感應道交!這光輝的形象,令我輩苟活者多麼慚愧!臨命終時,她一直隨大家念佛,不停地向佛問訊,張口念佛。

 

二○○○年十一月廿一日十一時,是我們眾同修永遠的紀念日,她乘著金蓮去了。告別我們的是她那十分安祥、滿面含笑的容顏,廿四小時後為她更衣,她頭頂溫熱,四肢柔軟,雙眉部分變黑。同修們為她助念七天五夜。她,就憑一部《無量壽經》,一句萬德洪名,專勤真修,僅四十多個月,成就了。她的遺囑是這樣寫的:「我的骨灰,請昌臻老法師為我撒在報國寺,布施蟲蚊。」多麼偉大的精神!多麼崇高的榜樣!

云何菩薩,開示悟入?垂此化跡,身教愚夫!(轉載自二○○一年十二月「佛陀教育」十二期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d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